(资料图片)
我在城市生活四十多年了,也从没有淡化我味蕾上的家乡情结。在我童年的记忆中,母亲烧的稀饭粥,手擀面条,煎鸡蛋及包的水饺都永远飘着诱人的香味。那是我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,每天天不亮,母亲早早就起床,我也不知道母亲清早是如何忙碌的,反正听到母亲的叫唤声,我才揉着眼睛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。等我匆忙洗漱完毕,饭桌边已摆好一大碗冒着热气腾腾的稀饭,稀饭香绕梁雾气升腾。我的稀饭有豆钱子,花生米特别香。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,预示着亲情在柴火里滚烫,岁月在烹煮中入味。
几十年过去了,现在我回老家,老母亲悄悄的给我包水饺,煎鸡蛋,熬稀饭,特别是咸糊豆,关于母亲的这些往事,我一想起来就湿了眼眶。在母亲于我的记忆中,稀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。如今想来,那是充着满满的母爱剪影。
回想那个年代,有母亲烧的稀饭,陪我们度过那些困苦贫乏的日子,温暖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。我特别喜欢母亲用地瓜,玉米,豆钱,花生仁烧各种各样的粥,菜粥、山芋粥……腻笃笃、滑溜溜,非常好吃,粗茶淡饭,是家的味道。
从前的粥里注满母亲对我的爱,如今的母亲,我还没有吃够呢!醇厚香浓,甜蜜绵长,那是妈妈的味道,亲情的味道。
我们现在回老家,父母早早在村口等待,有时老父亲到自己菜园里,为我们割韭菜,采集一些不打农药,带虫眼的瓜菜,为我们一家一家打好包。老父亲用柴火为我们熬上一锅稀饭。老母亲就在为我们和面包水饺,备菜炒鸡蛋。那香味扑鼻,久食不厌,一直是家乡人心中的最爱,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游子,更永远留存在游子们的记忆里。那是让人怀念的香香脆脆甜甜的家乡爸爸妈妈的味道。
一个煎饼,裹一根油条,盛一碗稀饭粥,成为家乡人们赶早集的早餐标配。有人是坐下吃了再走,有的人则是买了打包带走吃,一份平常的早餐,暖了胃,暖了情,也转化成了“奔小康”的无穷力量。
我的母亲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农村人,一生简朴,勤俭持家。寒来暑往忙耕种,样样带头干,手破皮了肋骨裂了从不休息,而填肚子的常年是稀饭稀粥……
我小时候,家里穷,靠煮粥汤过日子。那时候,在我的脑子里,一碗粥就是我的美味。后来常听母亲念叨:熬粥是有讲究的,不能图省事,要有耐心,锅边不能离人。先用旺火后改为小火慢慢熬制,这样熬出来的粥才有营养,味道才会香浓醇厚。预示着亲情在柴火里滚烫,岁月在烹煮中入味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方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