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读书写字做一个文化人”到“学礼守法做一个明白人”,再到“增长本领做一个幸福的人”,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复烤厂创办的“幸福课堂”,从1.0到2.0,再到3.0运行模式的改进,帮助务工群众一步步提升、蜕变。
(资料图)
“我想做个文化人”
鲁秀美在“幸福课堂”学习写字。四川省烟草专卖局供图
鲁秀美, 2008年10月进入德昌复烤厂整选车间做选叶工,每次培训签字是她最尴尬的事,别人拿起笔三两下就写好名字,而她只能对照着身份证上的名字一笔一笔地描摹,看着自己描摹出的歪歪扭扭的几个字,鲁秀美感觉心里空落落的,她想做个文化人,拿起笔潇潇洒洒写下自己的名字。
“快点、快点......”身后等着签字的同事不停催促着,鲁秀美只能请旁边的同事代签,然后在代签的名字上按下红手印。渐渐的,签字表上的红手印越来越少,鲁秀美开始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不认字而被辞退,为了保住这份工作,她选叶的时候更仔细、更细心了。
结合大部分农民工生活技能单一、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,德昌复烤厂开启了“幸福课堂” 1.0教学模式,利用岗前培训、班前会议、午间休息等机会,以班组为单位,以他们熟悉的工友为老师,以教会农民工写自己名字为目标,开展扫盲培训。得知消息的鲁秀美第一个报名参加,每次培训她都特别认真,每写一遍名字,离她心中“文化人”的梦想就更接近了。
随着“幸福课堂” 1.0教写名字的深入开展,鲁秀美不仅能熟练书写自己的名字,还能准确掌握每天的生产件数和烟叶产地、等级。 “做个文化人是我最开始的梦想,从告别按红手印的那天开始,我想做个明白人。”鲁秀美说。
“我想做个明白人”
在“幸福课堂”开展过程中,德昌复烤厂发现很多选叶工的行为习惯、交通安全意识、法律法治观念单薄,同时,因选叶技能不够熟练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收入。针对这些问题,德昌复烤厂在组织农民工读书看报、写字识字之余,着手升级“幸福课堂”2.0,大力开展工作经验交流、军事训练、工间操、生活技巧分享、个人才艺展示等活动,并邀请志愿者老师走进课堂开展宣讲,内容涵盖法律法规、地方政策、交通规则、工作技能等,努力把“幸福课堂”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农民工就近就业、脱贫致富、提升素质的重要阵地。
在工作技能培训上,推动“被动培训”向“主动培训”转变,甘当“培训学校”。利用休产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,通过“彝汉双语教学”“可视化教学”等方式讲解选叶技巧,进一步提升选叶工的选叶效率,延长作业时间,提高收入,让他们更有安全感。在生活技能培训上,持续开展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宪法》《民法典》等法律知识讲座,让选叶工了解法律法规,学做知法、守法的明白人;持续开展消防宣传月、危险源辨识、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,提升选叶工安全应急技能,学做安全、应急明白人。
升级后的“幸福课堂”2.0,传授的不仅仅是“实用主义”知识,更是为选叶工量身定制的素能提升平台,帮助他们在认知与融入中,建立信心、掌握方法,更好地融入企业和社会,实现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变。
“不做糊涂人,做个明白人。学习了宪法,才知道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,哪些事情做了就是违法,违法就要受到惩罚,付出代价。”鲁秀美说。
“我想做个幸福的人”
“幸福课堂”自2018年开课至今,已开展各类培训500余期,2000余名农民工参培,从开始的读书写字到学礼守法,培训内容不断丰富,培训模式实现了从1.0到2.0的转变,如今进入3.0时代,用共同的目标统一思想、凝聚人心,把共同维护好、发展好烟草产业作为广大农民工“幸福生活”的重要保障。
硬件设备上,加购相关硬件设备,重新规划文化教学区、制样区、技能培训区,改善灯光配置,更新宣传标识,通过硬件设施的升级,让“幸福课堂”区域功能一目了然,进一步增强学习体验。
培训内容上,开设党的十九大、二十大精神解读,两会知识等课程,持续传播党的声音,将“幸福课堂”打造成红色教育阵地。同时,以党工团联动的形式,通过党建、团建等活动,让企业正式职工和工业监打客户走上“幸福课堂”授课,内容涉及家电安全使用、石榴种植技术、烟叶种植知识、生活软件使用等,进一步丰富选叶工的精神世界,开阔眼界、掌握实用技能,实现从产业工人到受各行业都喜爱的劳动者转变。
管理上,健全“幸福课堂”日常管理机制,成立活动小组,设置班主任、资料管理员、宣传报道员,通过定人定责,实施跟踪教育、管理和监督;实施可视化管理,培训计划、志愿者老师全部“上墙”,营造良好学习氛围,让选叶工有更多的获得感。
鲁秀美在“幸福课堂”学习选叶技能。四川省烟草专卖局供图
“如果没有德昌复烤厂,我可能还是那个连名字都不会写,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的家庭妇女。”鲁秀美自豪地说:“现在的我,烤季在整选车间当选叶组长,淡季在网上卖些德昌草莓、樱桃、桑葚等农产品,网上卖东西也是在‘幸福课堂’上学到的,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很有盼头,很幸福。”
鲁秀美在“幸福课堂”学到了知识、提升了技能、收获了幸福,成长为有思想、有技能、有活力的新打工人,她的蜕变,是她努力的结果,也是“幸福课堂”的硕果。
“幸福课堂”还在不断迭代,德昌复烤厂将在进一步夯实3.0的基础上,以融合思维寻求“最大公约数”,画出同心圆,和其他兄弟复烤厂一起,把“幸福课堂”打造成彰显四川复烤责任与担当的金字招牌,让更多业务外包人员长技能、提素质、好就业、创好业,用四川复烤的温度捂出她们幸福生活的热度。(王凡、王瑞洪、张可)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方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